“最强学区房”神话破灭,福州市区“强吹楼盘”也如过眼云烟

来源: 都教授说房 2023-07-03 17:59:23

这几天有则楼市热搜,内容说的是上海“最强学区房”神话破灭,有些小区两年内跌超30%,有的从单价最高15万跌到10万。从这个新闻我们可以看出,一线城市毕竟是一线城市,房价跌幅还是要比其他地方小得多,换个城市可就远不止三成了。


(资料图片)

我翻了翻这则新闻底下的评论,可以感觉到网友当中明白人很多,大家纷纷留言说出上海学区房价大跌背后的实情:今年是2017年出生的孩子上小学,这是最后一个入学高峰年,也是学区房套现最后的良机,将来孩子大量减少,还要什么学区。

学区房价泡沫终会破裂,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(不懂的往往是在装傻),赌的就是最后一棒谁接。每年3-5月都是学区房集中交易的季节,到了6月份就要开始报名,此时过户已来不及。

所以,到了此时此刻,学区房出售最后的良机已经过去。从今往后不仅每年学生人数递减,对学区房有执念的韭菜也会一年比一年稀缺。催婚的七姑八大姨一年一年老去,“95后”早已不怕灌输焦虑,想让人接盘学区房,得先想想怎么劝得动人家结婚生孩子。

到了这个时期,再聊起学区房这个话题,凡是心不黑眼不瞎的人都能明白两个道理:第一,学区并不值得那么高的溢价,是被多年来反复换手炒上去;第二,买学区房的人读书往往只是顺带,更多是奔着升值发财为目的。

其实在2016年以前楼市尚且不是这样,以前学区房没有太高的溢价,并不比普通单元房贵多少,那时很多人买学区房还是以读书为目的,后来才彻底变成击鼓传花的互害游戏。

2016-2018年间房价涨势过于凶猛,开发商封盘,房东坐地起价,一天一个价,一月涨一截,各种自媒体和房产中介配合着制造焦虑,使得学区房成为炒房利器,正是这种贪婪让学区房价涨得过于离谱。

时至今日,市场上购买力所剩无多,鼓楼区二手房成交量一直在冰点徘徊,那些天价老破房若是没了“学区”二字,一平方一万多人家都嫌贵,而现在看似报价翻了三四倍还喊着物以稀为贵,实际上稀是稀,但人家醒悟过来都会懂得,这个“贵”是炒得太贵,不等于价值珍贵。学区房本就是个骗局,谎言被戳穿,泡沫就会破。

所以,接了最后一棒在手的那批人,此时最令他们忧心忡忡的事情并不是孩子书读没读好,而是学区房价已然崩塌。有的学区房确实是划片传统名校,也有很多“伪学区房”是强吹起来的。如果说前几年有人还能一直嘴硬,说其他房子跌了,“顶级学区房”价格依旧坚挺。而如今我们看到就连上海都坚挺不下去,福州厦门的学区房泡沫还能怎么维持?

在教育公平政策长期执行的背景下,人家孩子没有“学区房”,中高考成绩也不见得比你低。所谓“顶级学区”还能仗着学校名气忽悠残余的一些傻子,尤其有些“人傻钱多”的对象就喜欢高溢价赔钱买面子,而被炒房客和黑中介强行吹出来的楼盘早已率先现原形。

比如划片金山中学的这个金闽小区,当年还算相对便宜的,单价也曾接近3万,如今就算普遍降到1.8万,又有谁还傻乎乎为换所公办学校读书去买房?金山中学、福四中桔园洲中学片区内还有大把房源被炒房中介所控制,就让它们长长久久烂在手上。

现在稍微聪明一点的家长都会明白,买房读书代价太大。先不说扩大定向生制度给了普通校学生很大的希望,就算一定要去卷一卷,人家可以摇个很好进的超德中学、里仁学校,何必去冒倾家荡产的风险。付出买房这么惨重的代价就为了读十六中、金山中,哪里值得呢?

其实接盘侠们自己也感觉到了,他们买房烂在手里,连本带利赔掉这么多钱,将来孩子可能都赚不回上贡给银行的利息。何况现实中并没几个人单凭买套房子就能让孩子考上清北复交,去年以来应届大学生走出校园也会发现,工作可远不像以前那么好找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南经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